蚊蠅亂舞、臟水橫流、清洗不凈……這是很多餐飲具消毒“小作坊”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畫面。記者昨天獲悉,8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《南京市餐飲具集中消毒監督管理辦法》(以下簡稱《辦法》),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場所、生產、檢驗、包裝、消毒標準、從業人員等均設定了具體要求,對七類違規行為設定了責令(限期)改正和(或)罰款的行政處罰,罰款額度最高達3萬元。
陜西食品網訊: ? 陜西食品網訊:蚊蠅亂舞、臟水橫流、清洗不凈……這是很多餐飲具消毒“小作坊”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畫面。記者昨天獲悉,8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《南京市餐飲具集中消毒監督管理辦法》(以下簡稱《辦法》),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場所、生產、檢驗、包裝、消毒標準、從業人員等均設定了具體要求,對七類違規行為設定了責令(限期)改正和(或)罰款的行政處罰,罰款額度最高達3萬元。
統計
近百家餐飲具集中消毒經營戶,四成屬于“黑作坊”
一個小碟、一個小碗、一個小水杯、一個小湯匙、一雙筷子……經過統一清洗、消毒、包裝后,以一元錢的“身價”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,受到各大小飯店的青睞。也因此,很多企業都盯上了餐飲具集中消毒的經營。據不完全統計,我市大大小小從事餐飲具集中清洗消毒的生產經營戶近百家,其中持有工商營業執照的合法經營戶有近60家,大多集中在城郊接合部。
經常曝光的餐飲具加工消毒場面表明,這些地方“消毒”出來的餐飲具并不衛生。
“衛生狀況堪憂是因監管存在真空?!笔行l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《食品安全法》及其實施條例雖然規定,餐飲服務單位“應當按照要求對餐具、飲具進行清洗、消毒,不得使用未經清洗和消毒的餐具、飲具”。但對餐飲服務單位之外專門從事餐飲具清洗消毒、分裝打包、銷售回收的單位并未作出相應規定。
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,目前對這一行業監管主要依據2002年衛生部令《消毒管理辦法》、2010年衛生部、工商總局、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《關于加強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監督管理的通知》等,但衛生部門日常衛生監管中,僅對其產品抽檢,抽檢不合格,方可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;對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行為規范、環境條件等并沒有相應處罰規定,只能反復勸導,實際效果非常有限;同時,由于只能依靠產品抽檢,不能對過程適時有效監管,致大量不合格餐飲具流向餐飲服務單位。
新規
餐飲具消毒單位不得在居民樓中,企業須有一體化設備
記者昨天看到,8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《南京市餐飲具集中消毒監督管理辦法》,不僅設定了備案制、評定制、索證記錄制等,還對企業的硬件、軟件進行了具體規定,要求集中消毒生產經營場所不得建于居民樓內,且距離有毒、有害場所及其他污染源三十米以上,清洗、消毒、包裝總面積不得小于二百平方米。一旦不符合相關生產經營場所選址、建設或者生產要求、未按照規定進行檢驗或者提供消毒合格證明、消毒后的餐飲具不符合消毒衛生標準等,均將判定為“不合格”。
《辦法》還規定,餐飲具集中消毒應配備去殘渣、清洗、消毒、烘干一體化設備設施;生產用水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;洗滌劑、消毒劑、消毒器械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和規范等。
處罰
餐飲具不干凈最高罰3萬元
記者了解到,此前監管過程中,餐飲具集中消毒不規范最高處罰是五千元,新規的處罰力度大大增加,最高額一下子翻了6倍。據介紹,未按照規定備案的,責令限期改正;逾期未改正的,處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;生產經營場所建設、生產不符合要求的,責令限期改正;逾期未改正的,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;從業人員無有效健康證明上崗的,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;從業人員不符合相關衛生管理規范的,責令改正,并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;集中消毒餐飲具不符合國家餐飲具消毒衛生標準的,責令限期改正,并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;集中消毒餐飲具未按照要求進行包裝、標注或者附消毒合格證明的,責令限期改正,并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;未進行出入庫登記的,責令限期改正,并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。
“《辦法》的另一大亮點是,對執法主體進行了明確?!笔行l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。記者看到,小小的一個碗究竟干不干凈,將由衛生、工商、環保、技術監督、食藥監等五大部門“盯著”。
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/編譯文章及圖片、圖表的版權均屬陜西食品網所有,如要轉載,需注明“信息來源:陜西食品網”。
② 凡本網注明“信息來源:XXX(非陜西食品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;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,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,請與我們接洽。